让老人有尊严地养老

    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、亲自给父母做饭、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。
    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、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、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、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、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、常跟父母进行交心的沟通,看到这些新的孝道标准,让人心里暖暖的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对于老人的尊重爱戴、孝道传承,我们不能停留在单纯意义上的物质阶段、传统阶段,而应该提升到精神体恤、心理关爱,让老人们得到温情脉脉的精神尊重和爱戴。一个懂得孝敬老人的人,应该将孝道观念提升到现代化位置,应该让孝道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和调整,这才是当之无愧的精神孝子。

    《论语》中有子游问孝,子曰: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意思是说:现在所谓的孝,是能供养父母就叫孝了。但家里的狗呀、马呀之类的我们也都在养。如果侍奉父母没有一颗恭敬的心,和养犬马有什么分别。强调孝养观念,强调精神尊重和恭敬,让孝心和物质养老一起发展,才是孝道最核心的内容。

    时下,随着政府对养老责任的承担,不少人都患上了子女养老麻痹症,总将养老责任推给政府和社会,认为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落伍,认为自己需要工作、需要赚钱、需要发展等,没时间亲自侍奉年老的父母。还有的子女认为孝道文化已经落伍,对老人缺乏发自内心的尊重、敬仰和爱戴,养老责任心和精神重视度降低很多,不但违背了传统的孝文化,对养老事业也是一种重大损伤。所以,新24孝不仅在倡导孝道新观念,对上述不良现象也是一种无声批评,在孝道传承中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义无反顾地坚守和发扬光大,任何让有尊严地养老不断流失的托词和借口,都是一种羞辱,是一种现代化丑陋。

    这些年,人的现代化成为物质富裕之后的重要选择,心理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的重要结构,孝道文化也应该和心理发展密切挂钩。打造精神孝子;,让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养老,是不容忽视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。

创建时间:2014-07-02 00:00
首页标题    行业资讯    让老人有尊严地养老